尹 航 (辽阳市辽化医院中医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科疾病之一,其多发于50 岁以上人群,具有治疗时间长、易复发等特点[1]。CAG 临床表现以上腹部肿痛、疼痛不适、早饱感为主,主要病理学特征为胃黏膜上皮固有腺体广泛性或局部性萎缩、减少伴或不伴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2]。目前,临床上治疗CAG 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无治疗CAG 的特效药。近些年,中医药在治疗CAG 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优势。故本文对健脾益胃祛湿汤联合胃三针治疗CAG 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8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89 例CAG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 例,观察组45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9 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 年,上海)》[3]:(1)长期反复腹部疼痛、嗳气、食少、并伴有饱胀感及呕吐、恶心; 中医诊断标准:主症可见胃脘痛或胀满,腹部隐痛,喜热怕冷;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性别不限,年龄20~80岁;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健脾益胃祛湿汤治疗,方中组成:麸炒白术、炒白芍、党参、石斛、当归、茯苓各20 g,丹参、陈皮、干姜、鸡内金各15 g,高良姜、莱菔子、厚朴、白花蛇舌草、法半夏、炒枳壳各12 g,黄芩、大枣各10 g,黄连、炙甘草各6 g,将上述中药浸泡30 min,文火煎煮,400 mL 收汁,每日1 剂,早晚温服,治疗8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胃三针治疗,针具及施针部位均进行常规消毒,嘱患者取仰卧位,选择胃三针穴位,即双内关、双中脘、双足三里,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厂家: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胃脘胀痛主要症状,按照无、轻、中、重分为4 个等级,分别记0、1、2、3分。分数愈高,代表疾病越严重。(2)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计算CD4+/CD8+。(3)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4)疗效:痊愈为临床症状消失,积分减少95%及以上;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 检验; 2.1 疗效 对照组患者44 例,其中痊愈15 例,显效12 例,有效10 例,无效7 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09%(37/44); 2.2 主要临床症状积分 治疗前,2 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 <0.05)。见表1。 表1 2 组C A G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 表1 2 组C A G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 注:2 组治疗前比较,1)P>0.05; 2.3 免疫功能 治疗前,2 组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2组CAG患者免疫功能比较 () 表2 2组CAG患者免疫功能比较 () 注:2 组治疗前比较,1)P>0.05; 2.4 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含量 治疗前,2 组胃蛋白酶原亚群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PGⅠ、PGⅠ/PGⅡ含量明显升高,PGⅡ含量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 <0.05)。见表3。 表3 2组CA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含量比较 () 表3 2组CA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含量比较 () 注:2 组治疗前比较,1)P>0.05; CAG 是较严重的慢性胃炎,其病程较长,发病率较高,若未及时医治,易导致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CAG 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受生物因素、免疫因素、物理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关系最为密切[4,5]。目前临床上常以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易产生耐药性。近些年,中医药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辨证施治该病,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信任。 中医对CAG 无具体论述,将其归属于“胃脘痛”“反酸”等范畴,认为其病机为饮食失调,情志不畅,寒、湿等外邪入侵,进而导致脾失健运、脾胃虚弱、胃失和降、瘀毒郁滞。故治疗该病应以健脾养胃、祛湿散寒为主要原则。健脾益胃祛湿汤就是辽阳市辽化医院针对该病研制的自拟方,方中炒白芍、麸炒白术、党参为君药,有温阳健脾益气、益胃利水祛湿的功效; 综上所述,健脾益胃祛湿汤联合胃三针治疗CAG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并改善免疫功能及胃蛋白酶原亚群含量。 猜你喜欢三针健脾胃炎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健康护理(2022年5期)2022-05-26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年4期)2022-05-13老年健脾操(一)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老年健脾操(二)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老年健脾操(四)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老年健脾操(三)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4期)2020-11-16针刺颈三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颈腰痛杂志(2020年5期)2020-10-23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1期)2014-08-08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