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资源网 - 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发现一点点!
  • 励志大全
  • 名言大全
  • 成功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故事
  • 励志电影
  • 励志歌曲
  • 高考励志
  • 大学生励志
  • 青春励志
  • 职场励志
  • 高三励志
  • 北临所: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分类:青春励志 时间:2023-05-24 19:25:09 本文已影响

    文/袁 月 李 谦 许 剑

    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群体,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作为临近空间领域科技创新排头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临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国之大者”,胸怀航天强国梦想,依托重大工程形成的创新生态,持续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技术发展,实现了领域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建立了涵盖研发全周期的专业技术体系,积累了大量关键试验数据,牵引带动国内优势单位构建了试验评估群,实现了关键产品的自主可控研制,培育了一支在临近空间领域具有年轻化、高学历、思维活等特点的青年人才队伍。

    北临所以战略规划为牵引,培养青年人树立以国为重的核心价值观,将科技创新、领域发展与国家安全战略紧密耦合在一起。着眼国家安全战略大局,瞄准未来发展趋势,开展多个层面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论证,为推进临近空间领域创新发展提供顶层的、前瞻性的规划支撑。

    北临所秉承创新、颠覆的指导思想,采用行政单位、团委、博士协会三方“背靠背”论证的组织模式,引导青年人解放思想、自我谋划、主动作为、超前论证,以“圆桌会议”打造学术民主环境,营造“去中心化”的宽松氛围,激励青年人“自己设计自己的未来”。2017年,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团队提出极速飞行、变形、跨域、智能、协同等概念,规划出《临近空间领域2050技术体系发展战略》并落地实施,培育出一系列具有前沿性、颠覆性特征的项目。

    北临所牢固树立“核心在手”的发展理念,促进多学科紧密耦合、联合论证,持之以恒提高核心专业能力,为青年人创新创造工作提供专业基础和技术支持。齐备的专业设置,扩大了技术体系的广度;
    以核心专业建工作室,打造专业聚集高地,增加了技术体系的深度,追根溯源,推动原始创新项目的孵化孕育。

    ▲ 北临所青年在“智箭·火眼”人工智能挑战赛决赛颁奖合影

    在充分继承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北临所融合最新设计理念、最新技术成果,建设了适应飞行器发展特点、发展规律、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体系。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防隔热等31项专业技术能力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打造内外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一方面,北临所依托重大工程,采用“边探索、边研究、边验证、边研制”的创新研究模式,建立了临近空间领域专业齐全的研发体系,具备了以高性能计算系统为基础的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分析能力,积累了海量的涵盖临近空间领域各学科专业的设计试验数据,形成了北临所创新内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北临所集中国内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力量,协同开展了30余个基础理论项目研究、200多个课题研究,形成了以北临所为核心的创新外生态系统。

    全方位搭建创新平台和桥梁。北临所秉承开放包容的建设理念,对内组织各种活动激发青年人的创新思维,对外通过高端论坛研讨会等引领领域发展。内部创新平台主要以科创竞赛为载体,落实“创新驱动、军民融合”战略,策划了以“青春力量 守望花开”为主题的“天戈”杯CFD邀请赛、CAD创意设计大赛、“临空创造营”暨飞行器设计大赛等青年创新系列活动,为青年搭建了技术创新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外部创新平台主要以国内、国际科创论坛等为载体,充分发挥领域引领作用,举办了中国临近空间未来发展论坛,第一、二届中国临近空间科技发展论坛等多次大型全国性会议。同时,北临所还选派优秀技术骨干赴国外出访交流,其创新成果在国际上受到认可,荣获纽伦堡第68届发明展国际银奖、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特别奖,近3年累计荣获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成果5项金奖。

    北临所尊重科研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挥为着力点,以机制变革为抓手,努力构建有动力有活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提出抓好“两个关键”,以临空人才和创新平台驱动组织成长,用组织成长激发创新动力;
    用好“三种机制”,以能力评价、业绩激励、通道发展交互推动员工成长。采用分类管理的人才队伍培养模式,以任职资格员工能力构建评价与提升体系,打通跨岗位、跨序列的人才晋升通道,让青年才俊在重大任务、重大创新活动中历练成长。

    同时,完善的上升通道、激励体系,给予了青年人创新的动力和条件,为北临所培养出了多名优秀的型号项目技术负责人。通过不断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北临所为推进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厚实、结构合理、梯次衔接的人才供给,打造了一支敢于创新的青年人才队伍。

    创新管理夯实创新基础。持续推进管理创新,以流程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智慧北临所”建设,将抽象的管理和科研工作有效结合,减少了低水平重复,将科研人员从繁琐的重复性、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聚焦于真正的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实现了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构建数字化研发体系,推进知识管理工程。将所有试验数据进行数字化存储,全部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换,构建了数字知识库,促进了知识的有序传承。

    创新机制增强创新动力。构建分层分类的激励体系,给基层员工予利,个性化考核促绩效提升;
    给骨干员工、中层领导予权,让工作更有成就。推行课题负责制,扩大课题负责人权限(包括队伍组建、外协单位选择、奖励分配等权限),向项目责任人赋权、赋责、赋利;
    加大市场化奖励力度,下发创新研究激励管理办法、市场开发管理办法;
    奖励专利转让,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重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责任人,重奖受市场肯定的创新成果持有者。相关奖励不设名额、额度上限,达标即奖,优先推荐。

    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活力。北临所将创新理念融入组织建设,以开放、协同、共享的办公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推行移动办公理念,建设了基于局域网虚拟桌面云的移动办公系统、协同版文档编辑系统、“航信”在线实时沟通软件及咖啡讨论区,打破专业分工、行政壁垒,实现了常态化“按需而聚、协同工作”无障碍交流的工作方式,挣脱了有形环境对思维的束缚。北临所通过沉浸式宣传教育,引导青年人由“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鼓励敢想,使用电子屏在文化长廊滚动播放创新标语、创新事迹,让创新意识入眼、入脑、入心;
    鼓励敢说,举办“我与航天的爱恨情仇”Free Talk、“思享汇”等活动,使青年人勇敢表达自己的创意;
    鼓励敢做,从解决小问题入手,让青年人从开发小软件、设计小工具开始,逐渐打开思路,最终实现由创意到创新项目孵化的飞跃。

    北临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重视青年创新、鼓励青年创新、激发青年创新,让青年勇于在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领域打头阵、担重任,努力突破“卡脖子”问题,助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青年人体系专业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青春(2022年8期)2022-08-03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构建体系,举一反三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意林(2019年9期)2019-06-02专业降噪很简单!摄影之友(影像视觉)(2019年3期)2019-03-30专业化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50期)2018-02-22为啥找不到女朋友爱你(2017年17期)2017-11-14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中国医疗美容(2015年5期)2015-02-03“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新高考·高一物理(2014年1期)2014-09-18

    推荐访问:闪光 创造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