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资源网 - 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发现一点点!
  • 语文教案
  • 数学教案
  • 英语教案
  • 物理教案
  • 化学教案
  • 生物教案
  • 政治教案
  • 历史教案
  • 地理教案
  • 音乐教案
  • 体育教案
  • 科技教案
  • 课程思政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分类:英语教案 时间:2023-02-18 09:50:08 本文已影响

    马世美(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徐州 221100)

    中专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被放在重要位置。英语课是基础课程之一,英语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如何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同向同行,从而构建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的效能呢?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和依托,仔细研究教材,深挖教材中的思政内涵,考验的是老师分析研究教材的能力和开展有效教育教学的水平。

    凤凰传媒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英语第五册第四单元的话题是“There Might Be Some Issues”,单元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并能灵活处理工作场合不同类型的冲突。

    在完成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的基础上,任课教师将阅读理解中的两篇文章Conflict in the Workplace(职场冲突)和Conflict or Opportunity(冲突亦或机遇)首先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利用skimming(略读)、scanning(细读)等阅读微策略,找出主题句,画出文中自己认为难于理解的词、短语以及句子,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以上知识点,完成课文练习。

    此过程教师注意进行教学观察,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至此对文本学科知识的解读基本完成,但是教学内容的思政功能尚没有得到挖掘。

    老师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1.Can we avoid conflict in the workplace or daily life?(在职场与日常生活中,可以避免冲突吗?)

    2.What do you usually do if you have conflict? (你通常怎么应对冲突?)

    3.Do you think where there isconflict,there is an opportunity? Give supporting facts or reasons.(你认为有冲突的地方,就有机会吗?给出支撑事实与理由。)

    学生在讨论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关于矛盾与冲突的认识深刻了,视野开阔了,对冲突的理解全面了。矛盾与冲突普遍存在,矛盾与冲突同时蕴含着机遇。这样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会更加积极正向,懂得积极赋义。

    每一堂英语课,都包含课前、课中、课后若干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利用信息差,搭建支架,可以让课堂教学活动行云流水,课内课外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英语习题课容易死气沉沉,不易出彩,所以很多英语老师不愿意开设这样的公开课,最近听了一节英语阶段习题总结公开课,老师的导入是这样的。

    幻灯片依次出示一些或大或小的、或深或浅的“洞”的图片,在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师生之间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What are the pictures about?(这些图展示的是什么?)

    生:Holes.(洞。)

    师:What can you do if you meet a hole?(遇到洞,怎么办?)

    生:Pass around the hole.(绕过去。)

    师:If you have no way to pass around the hole,then what do you have to do?(如果无路可绕呢?)

    生:Jump into it.Maybe fall into the hole.(跳进去。或者掉进去。)

    师:What is your choice now,stay in the hole or try to climb up?(那么,现在请选择,待在洞中还是爬上来?)

    生:of course, climb up.(当然爬上来。)

    师:What if you still fail to climb up?(还是爬不上来呢?)

    生:Shoutand ask for help.(求救。)

    师:Wonderful. Whatifnobody happens there?(求救,非常棒!若碰巧无人帮助呢?)

    生:If that way, at least I have tried and I will never regret.(如果这样,至少我努力了,我不后悔。)

    老师会心的笑了,进而告诉同学他们当天的学习内容——近期英语习题中遇到的“坑”,此时学生已经知道遇到难题,陷阱题,回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勇敢面对,自己努力或者向老师、同学求助,想办法突破,终会有进步,有收获。

    这一节课,老师导入很深,学生学得很专注,效果很好!

    有效的课程教学一定是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带着问题和期待进入课堂。在课堂中通过完成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对原有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乐意尝试利用课堂所学去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再回归课堂进行学习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课外延展活动既是旧知识的延伸,又是新知识的起点,是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部分。

    最近,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一段视频This is China(这就是中国!)图、文、配音,非常精彩,是非常好的巩固英语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的学习素材,同时也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爱国、责任、担当、感恩等教育。

    下面是一位英语老师对这个视频资料处理的方式。

    首先,播放视频,问学生初感受;
    其次,让学生跟着视频把引文字幕摘录下来,;
    第三,再次播放视频,让学生检验自己摘录的文字是否正确;
    第四,思考句子结构,看看是否有疑难点;
    第五,背诵文本,感受朗诵的节奏和韵律;
    第六,脱离文本,跟着视频模仿;
    最后,在录播室,集体朗诵“This is China”,进行录播。

    当学生看到自己录播的视频非常兴奋,再让他们品味文本内容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爱国之心更加坚定。

    凤凰传媒出版社中职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I Feel Sick中Reading部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开篇选取了闫学晶演唱的《健康是福》作为PPT课件的背景音乐,旨在突出主题,营造氛围。此处若能用英文歌曲导入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次英语输入的机会,但考虑到中专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对英文歌曲的理解受阻,经过取舍,选择了中文歌曲。它欢快流畅,朗朗上口,便于哼唱,也能很好地烘托教师想要把健康美好的理念透过课堂传达的目的。

    在新课导入环节,老师说:“The topic of this unit is I Feel Sick, but today we’ll do nothing with sickness, we’ll talk about something more enjoyable,that is,how to live a long and healthy life”(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我感到不舒服’,但是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与疾病无关,我们来谈论一个更欢愉的话题,那就是‘如何健康长寿’。) 这样自然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由关注疾病,导向关注健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紧接着,幻灯片显示世界主要国家人均寿命指数图,引出问题:In which country do the people have the longest life span?(哪个国家的人均寿命最长?) 答案显而易见:日本。

    那么隐性的问题就被拎了出来:Why can the Japanese people live so long? (为什么日本人长寿?)此处,老师注意给学生以充分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学生的回答,情理之中,又预料之外,有的说因为日本的自然环境好,有的说因为日本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还有的说日本人经常吃鱼,多吃鱼有益健康等等。

    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关注外部环境导向关注生活方式。教师设计了了解日本地理位置以及人为灾难(二战中的原子弹爆炸)与自然灾难(福岛地震,核泄漏)对日本人健康的影响这个环节,并通过使用PPT的超链接技术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Why can the Japanese people live so long?”这个问题。为了增加趣味性,在介绍日本领土结构时,使用了日语,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对老师的知识结构有了更多了解,并对后续的内容有了更多期待。

    在教学内容的教授方面,教师通过使用略读、跳读、精读、泛读、结构导图、概况总结等不同的阅读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捕获了细节,澄清了事实,得出了结论——“The Japanese’s long life span has a lot to do with their lifestyle?”(日本人之所以长寿与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至此,对文本的阅读任务已经完成,可是如果就此打住,材料的思政功能尽失,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达成“健康长寿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追求”这一共识的情况下,教师设计了拓展环节,将学生关注的视角由教材引向身边,力求用真实而贴近生活的方式寻求How to enjoy a long and healthy life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这个环节,首先,运用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的方法让学生描述自己身边的或观察到的老寿星们的性格特点、生活状态、人际关系,于是,“善良、爱劳动、和谐、不吸烟、不酗酒、豁达、宽容”等正能量的词汇喷涌而出。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拥有a healthy lifestyle的十六字原则,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进而提出问题:Do you have a healthy life style?(你的生活方式健康吗?) 当这个问题一提出,不出意料,所有学生就用响亮的“Yes”给予回答。

    至此,似乎本节课可以圆满收场,可是,这真实吗?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的意义应该是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正视问题,直面人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身边的榜样更具有可观察、可效仿的优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向师性,教师展示了课前拍摄的该校校长晨练的照片,并配以中肯的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心智努力是具有传染性的,人们会自动的相互匹配心智的努力,当老师把学生身边这些榜样展示给学生的时候,相信学生的行动就有了方向与力量。

    同时,还展示了与这些照片形成鲜明对比的部分学生的校园生活照片,比如,学生抽烟、挤电梯、食用油炸食品、熬夜上网等不良习惯的照片(需要说明的是,在课堂上使用这些照片时,教师均征得了相关学生的同意,并做了打码处理。)

    至此,学生不仅明白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而且对自身问题也有了清醒的认识,进而发出Let"s start from the little things just under our noses! Give up bad habits and start right now的呼吁。整节课在师生“健康长寿,从放弃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从小事开始,从现在做起(to live a long and healthy live, give up the bad habits, form at least one good habit, start from little things and from now on)”的誓言声中结束。

    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注意将积极心理因素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非常可贵。好的教学设计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能让学生流连其中,意犹未尽!但优秀教学设计的标准又应因授课时间、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教学需要的变化而不同,这是一个多层面的、立体的、复杂的人文工程。只有将人的心理认知放到重要位置的学科教学才是科学的、高效的。

    在课程思政的路上,做个有心人,做个耕耘者,中职英语课堂因为有了思政教育的加入而更精彩!

    猜你喜欢 冲突思政老师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环球时报(2022-04-16)2022-04-16冲突水平的变化诱发冲突适应*心理学报(2021年2期)2021-02-27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家庭科学·新健康(2021年2期)2021-02-22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老师,节日快乐!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5年9期)2016-03-03老师的见面礼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10期)2015-10-14六·一放假么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5年6期)2015-07-03

    推荐访问:英语 中职 探索

    课程思政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