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案例 —— “悦”促阅,阅满Fun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在倡导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英语阅读所占比重逐渐加大,阅读能力与素养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是一种终身学习的需要。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普遍缺少语言环境。学生们是为考试或完成任务而阅读; 一、作业类型 此项课后作业为拓展型作业。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性,让他们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在设计拓展型英语作业时,教师应遵循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和目的性的原则,巧妙的结合作业内容和多元化的形式,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一)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作业内容和生活相结合,运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阅读丰富的英语课外材料,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英语学习不是一个简单被动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和输出过程,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用习得的语言知识进行思维、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二)扩大学生知识面 围绕文本,文本选用故事性,直观性,趣味性,时事性,知识性相结合,仔细阅读EW1 A1, A2 & A4的四篇文章,了解大意,选择其中一篇文章做“悦”读卡。鼓励学生学会运用。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语感。 (三)增加学生词汇量 作业设计既形式多样又针对性强,材料选择周报与绘本交叉阅读。阅读周报4篇短文,选择1篇制作阅读卡。阅读绘本2本,选择1本制作阅读卡。如有需要,用词典查找生词并做好音标、中文等标注。通过文本收集,主旨摘抄,绘制思维导图,故事漫画等形式,增加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数量。 (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每位英语老师轮值选择并推送材料,印制阅读卡,安排每周日晚修 19:35-20:05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作品形式不限,除卡上建议外,可以按照自己的创意制作作品。增强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人文素养。教师要学会做善于思考探索的人,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巧妙的设计拓展型作业,使作业变成“活而不难,易而不死”,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拓展英语作业设计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爱上做作业,真正享受完成作业的过程和体验学习收获的乐趣。 二、设计思路 (一)“双减”政策要求推动 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而是要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减负不能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一味搞一刀切减负,应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减负提质,使学生负担保持在合理的、适度的范围之内。 针对“双减”要求,布置作业的时间、难度、内容、能力培养方向、启发性都需要有精确性的设计。不能一味追求数量,采取题海战术,这不仅违反规定,还非常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英语阅读现状堪忧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在倡导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英语阅读所占比重逐渐加大,阅读能力与素养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是一种终身学习的需要。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普遍缺少语言环境。学生们是为考试或完成任务而阅读; (三)趣味阅读优势驱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实践过程,而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不可忽视。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创意来制作“悦”读卡作品,如:漫画、书评、思维导图等,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和图示、运用富有童趣的构图,展示所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主旨大意。这样一来,每位同学能在“悦”读中得到提高,获得满足,充满自信地投入到英语阅读中。 绘本被公认为是孩子早期教育的优秀读物,逐渐进入各个学校内。它有着丰富多彩的绘图,给予视觉上的享受; (四)“悦”读目标达成检测 通过阅读丰富的英语课外材料,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三、作业内容和形式 (一)作业内容 主要以阅读所学模块相关话题的绘本及课外拓展文章为主。绘本兼具直观性和故事性,而选取的课外拓展文章则兼具时事性和知识性,两者共性则为趣味性。这是吸引学生重要特性之一。 (二)作业形式 阅读老师选取、推送的内容,选取其中一份更感兴趣的完成“悦”读卡。“悦”读卡包含了“学生及阅读材料基本信息”“好词好句摘抄/文章大意”“读后展示”三大部分。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画漫画,写书评和感想,以及摘抄好词好句等拓展课外知识,锻炼阅读能力。 如在学习第六模块关于动物的相关内容时,安排两篇关于动物的绘本(Animal Eyes, Animal Dads),学生自选一篇感兴趣的绘本阅读后完成“悦”读卡。 在学习完M10 Spring Festival后则选取了两篇春节相关的绘本,让学生从外国友人视角了解自己都非常熟悉的春节习俗。 四、评价标准 五、反馈方式 (一)写评语表扬、盖章认证批阅后发回给学生,利用同伴激励作用; 六、学生作品(一)Comics (二)Mind maps (三)Book review 七、反思 总体来说,我们本次七年级英语课外“悦”读项目是一次大胆而且创新的尝试,在没有前人的经验和借鉴下,整体到达了理想的效果,学生不论是对阅读绘本还是周报的内容都十分积极向往,较大地增加了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当然,经过分析和讨论总结,仍然有以下的不足之处,需要日后的调整: (二)阅读卡书写内容的规范性 由于各个班英语学习情况和能力不同,虽然我们教师提出了Mind-map以及Book review 等阅读卡反馈方式,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轻松甚至出彩地完成文章任务,但是目前能力较落后的学生还是只能做到画画摘抄的任务。在接下来的项目推展中,需要更加多地对学生往有效的书写反馈方向引导。还有即使我们的阅读是以兴趣为主,但学生也要时刻注意书写工整和卡面整洁。良好的书写令人赏心悦目,自己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阅读。 (三)教师反馈评价的及时性 教师首先应当做到及时、恰当地对学生的阅读卡内容进行评价,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动力,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他们呢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所以收完阅读卡之后,需要及时地在课堂上,给予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事过境迁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四)教师反馈评价的多样性 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既不能把学生说的一无是处,又不能言过其实说成十全十美。当学生的阅读卡做的非常糟糕的时候,需要提醒学生,多写一句评语指导学生应当怎么样做好; (五)阅读卡的“作文工具性” 专家指出: “在英语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作文,学生用思维导图理清了阅读文章的思路,在我们日常的作文课上也要训练深化。从缩写到仿写,从仿写到创作,举一反三,从课内向课外延申,从而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也就是我们阅读卡的“作文工具性”。将部分学生讨厌的,认为是枯燥的作文训练,融入到阅读之中。当然这个过程,应当是无声的,循序渐进的。 希望我们以后七年级英语课外“悦”读项目能够逐渐完善,真正做到“悦”读之后,还能对英语学习起到“悄无声息”“意料之外”的影响! 推荐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