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虹 张泽乾 董淑英 白艳玲 (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31; 近年来,笔者在山西省各地调查大型野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多次到中条山东段历山区域进行考察[1−6]。历山位于山西省南部垣曲县、翼城县、阳城县和沁水县交界处,面积2.48 万hm2,属中条山脉,海拔2 358 m,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山西省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区域。该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植物多样性丰富,分布有栎类为主的落叶阔叶林以及油松林等暖温性植被,有“山西神农架”和“华北九寨沟”之称。 2019 年8 月笔者在历山中村林场栎树Quercusspp.林内发现2种蘑菇,这2种蘑菇此前未见有在山西省发现的报道。显微镜观察以及ITS 片段的比对分析证实这2 种蘑菇分别为栎树圆头伞Descolea quercinaJ.Khan&Naseer 和白漏斗辛格杯伞Singero⁃cybe alboinfundibuliformis(Seok et al)Zhu L.Yang et al.。其中,栎树圆头伞为中国新纪录物种,白漏斗辛格杯伞为山西新记录物种,现报告如下。 1.1 标本采集研究引证的栎树圆头伞Descolea quercina和白漏斗辛格杯伞Singerocybe alboinfundibuliformis野生子实体于2019 年8 月采自山西省中条山脉南部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标本各2份,采集地生态环境为多种栎树Quercusspp.构成的树林地。每份标本均制备两份材料,一份取新鲜的子实体经50 ℃恒定温度烘干(约12 h),放入自封袋中保存,用作凭证标本; 1.2 形态学鉴定方法野外记录物种宏观特征,包括担子果的形状、大小、表面状态,菌盖大小、形状、颜色,菌肉颜色、气味,菌柄长度、颜色等特征。显微结构采用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Olympus BX51),在400~1 000 倍下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先用镊子夹取子实体干标本部分组织于载玻片上,用刀片徒手切取相应组织薄片,滴加5%氢氧化钾溶液使组织吸水复原,盖上盖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担子果的孢子、担子、囊状体显微结构特征,记录菌丝有无锁状联合以及囊状体、担子、担孢子大小等微观特征; 1.3 DNA序列测定和比对将物种担子果烘干,切取少量放于1.5 mL的EP管中,管中放置提前灭菌的直径为3 mm 的小钨珠,在球磨仪(Mixer Mill MM301,Retsch,Haan,德国)中将标本研磨成粉末状(45 s,30 Hz,2~4 次),采用改良的CTAB 方法提取基因组DNA[9]。干标本总DNA提取后,扩增核糖体DNA 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片 段 ,PCR 扩 增 引 物 为ITS1f/ITS4。ITS 的扩增条件:在 94 ℃下预变性3 min,随后在 94 ℃变性 30 s,55 ℃退 45 s,72 ℃延伸1 min,35 个循环,最后 72 ℃延伸10 min。PCR 产物经北京中科希林生工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纯化、测序和编辑,经手工校对后获得的序列提交到NCBI数据库,采用BLAST工具在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 2.1 ITS-DNA比对结果研究栎树圆头伞样本2 份、白漏斗辛格杯伞样本2 份(表1),进行测序,提取DNA−ITS 分子片段。将分子片段用BLAST 工具在NCBI 数据库上进行比对,结果见表2。 表1 研究样本的信息 表2 研究样本ITS片段在NCBI上的比对结果 研究样本提取的ITS 片段在NCBI 数据库用BLAST 工具比对表明:样本LH743、样本XYYM066与栎树圆头伞Descolea quercina模式标本序列相似度高达99.0%,且形态特征与原始描述完全吻合,证实这两份山西样本为栎树圆头伞,为中国新纪录物种。 样本XYYM036、LH718 与白漏斗辛格杯伞Singerocybe alboinfundibuliformis发表新种的原始描述完全吻合,样本序列和目标序列相似度高达99.9%,结果证实研究引证的采自山西历山的这两份样本为白漏斗辛格杯伞,为山西新纪录物种。 2.2 形态学鉴定结果2.2.1 栎树圆头伞 子实体中大型,气味清淡。菌盖直径5~8 cm,初钟形,后渐变为半球形或扁半球形,中央有时稍凸起,橄榄绿褐色或黄褐色带橄榄绿色调,表面具浅黄褐色纤毛状鳞片; 研究引证标本在形态上高度吻合栎树圆头伞Descolea quercina的特征[10],ITS 比对与其模式标本NR154047 序列相似度达99%以上,支持形态鉴定结果。 2.2.2 白漏斗辛格杯伞 子实体小至中型,初期无味,成熟时有令人不悦的刺鼻味道。菌盖直径2~5 cm,薄,深漏斗状,中央部分下陷至空心菌柄的基部,初期白色,成熟后变为浅黄褐色或粉红褐色; 引证标本形态特征吻合白漏斗辛格杯伞的原始描述[11],ITS 比对结果显示山西标本提取的ITS 片段和白漏斗辛格杯伞的可信序列JX514126、JX514132(QIN 等,2014)[7]同源性均超过99%,支持标本属于白漏斗辛格杯伞。 图1 栎树圆头伞Descolea quercina生态照 图2 白漏斗辛格杯伞Singerocybe alboinfundibuliformis 生态照 栎树圆头伞Descolea quercina在分类上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 粪锈伞科Bolbitiaceae 环鳞伞属Descolea。 栎树圆头伞是近年在巴基斯坦北部被发现的一个新物种[10],其主要识别特征为菌盖橄榄绿褐色及菌环表面具明显条纹的中大型子实体,此外生长在栎树林也是重要的参考特征之一。栎树圆头伞在中国是首次记录。圆头伞属Descolea成员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已知物种全部为菌根菌,寄主植物也多数属南半球本土物种(Nothofagaceae)[8],北半球物种相对较为罕见。此前中国已知该属物种有两个,分别为黃环圆头伞Descolea flavoannulata(Lj.N.Vas‐siljeva)E.Horak 和珍贵圆头伞Descolea pretiosaE.Horak,分布于东北和华中地区[9,12−13]。栎树圆头伞食毒不详。 白漏斗辛格杯伞Singerocybe alboinfundibulifor⁃mis隶属于蘑菇目Agaricales,目前科地位未定(In‐certae sedis),辛格杯伞属(囊泡杯伞属)Singerocybe。白漏斗辛格杯伞最早以Clitocybe alboinfundibulifor⁃misSeok,Yang S.Kim,K.M.Park,W.G.Kim,K.H.Yoo&I.C.Park 为名发现于韩国[11],不久后分子数据分析支持重组为现名[7]。白漏斗辛格杯伞可能是一个亚洲物种,已知分布包括中国东北[14]、华北(本研究)及西南地区[15],泰国北部也有发现[16]。山西省仅见于南部中条山脉东段历山区域,处于东北偏西南温带森林大通道上。山西产的白漏斗辛格杯伞成熟时气味浓烈,这种气味在该种原始记录及其他产区未有记载[11,13],但在 NCBI 数据库中 ITS 片段比对分析支持其为同一个物种,这种气味差异可能是不同环境或者不同的发育阶段等因素所致。有文献记载该物种可食[17]。 猜你喜欢历山圆头栎树栎树沧桑林业与生态(2022年5期)2022-05-23山西省栎树资源及园林应用山西林业科技(2021年2期)2021-11-29浅析昆虫与栎树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栎林更新的影响现代园艺(2020年12期)2020-12-20舜乡恋歌青年生活(2019年32期)2019-09-10亚历山大 战无不胜的征服者小火炬·阅读作文(2019年4期)2019-08-06真绅士畅谈(2018年24期)2018-02-02空心圆头形悬铃木的整形与修剪技术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蹲式马桶你用对了吗?环球时报(2017-12-12)2017-12-12“舜更历山”到“舜耕历山”的传说演变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2期)2016-12-01不同种栎树苗期生长和根系发育影响条件研究种子科技(2016年11期)2016-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