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南院)急诊科,江苏无锡 214000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CIS)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急重症,给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危机[1]。CIS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临床普遍采用调脂、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及溶栓治疗,以期恢复脑缺血部位的血液灌注,修复受损神经功能[2]。然而,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神经功能缺损所致的相关症状,需要在恢复期进行康复治疗,但治疗效果却差强人意[3]。CIS恢复期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通过高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预后十分必要。传统中医对于CIS具有独到的见解,其认为本病属于“中风”的范畴,与痰、风、湿、瘀等因素相关,气虚则血运不力,导致瘀血内停,脑络受阻,脑髓失于濡养则清窍不畅,神明失守,最终进展为中风[4]。补阳还五汤是医学古籍《医林改错》中治疗中风的代表方,具有活血通络、益气温阳、补气固本等功效。针灸是中医外治的常用技术,其以辨证取穴为操作原理,通过针刺穴位达到活血行气、疏经通络等功效。为了进一步完善CIS患者的治疗方案,于2018年11月—2021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对41例CI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了针灸与补阳还五汤联合治疗,探讨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方便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CIS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5]中对于CIS的诊断标准者,经影像学诊断证实; 排除标准:脑血管畸形患者; 1.3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脑保护、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降脂、降糖、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稳定后开展康复训练。对照组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方药由地龙20 g,川芎15 g,黄芪60 g,赤芍15 g,当归30 g,红花10 g,桃仁9 g组成。上述方药以水煎煮收汁300 mL为1剂,分为早晚两次服用,治疗时间为4周。研究组应用针灸与补阳还五汤联合治疗,其中补阳还五汤的用药方法、剂量与对照组相同,针灸取穴为内关、尺泽、水沟、极泉、三阴交、委中,其中痰热腑实者配丰隆、内庭、曲池; 1.4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治疗后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证候积分联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ore, NIHSS)评分进行评价。证候积分包括偏身麻木、头痛头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疲乏无力、共济失调等,每项评分范围为0~6分,分值越高说明症状越重。NIHSS评分范围为0~42分,包括意识与定向力、视野、凝视、面瘫、上下肢运动等项目,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重。显效:相较于治疗前,NIHSS评分改善≥90%,中医证候积分改善≥95%;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68%)相较于对照组的73.1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治疗前,两组FMA量表评分与BI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量表与BI指数评分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FMA scale and BI index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point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量表与BI指数评分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FMA scale and BI index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points]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IL-6与hs-CRP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 CIS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受病变区域神经元损伤或坏死的影响,能够干扰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神经胶质细胞,所以发病后多数患者表现出神经功能缺损相关症状,具体表现为偏瘫、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8]。目前,如何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CIS患者的预后已成为临床学亟须解决的重点课题。 中医认为,中风是本虚标实之证,气虚血瘀为本,情志所伤、劳欲过度、饮食不节、内伤积损等为标[9]。中风病机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有关,年逾四十,机体逐渐衰弱,脏腑与气血虚亏,肝肾阴虚,痰、风、血、气上逆,致使脑窍受阻,神明失守,脑失濡养,清窍不畅而发病。同时,中风者血瘀且气虚,血行不畅,脉络受阻,致使血气不行,筋络失养,肢体废而不用[10]。故中风治疗宜峻补,大补元气,助推运化之力,兼顾化瘀活血之法。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所创的经典方药,方中黄芪补脾胃元气,助气血运行; 目前,多项研究发现炎症因子在CIS发病、进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即大量的炎症因子能够加重CIS的炎症反应,干扰血流动力学,损伤胞外基质与血脑屏障,加重脑缺氧与缺血程度[16-17]。学者王天磊等[18]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接受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39例CIS患者治疗后IL-6(70.91±8.66)pg/mL、hs-CRP(2.89±0.4)mg/L低于单纯补阳还 五 汤 治 疗 组 的(82.46±10.81)pg/mL、hs-CRP(4.33±0.54)mg/L。本文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IL-6(69.65±5.45)pg/mL、hs-CRP(2.86±0.68)mg/L均较对照 组(80.65±6.06)pg/mL、(3.89±0.36)mg/L低(P<0.05),结果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灸与补阳还五汤能够抑制炎症因子表达,阻断病情进程。 综上所述,CIS患者采用针灸与补阳还五汤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因子水平,保障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补阳证候针灸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年9期)2023-01-17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Digital Chinese Medicine(2021年4期)2021-02-14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TMR Integrative Medicine(2018年4期)2018-12-26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TMR Non-Drug Therapy(2018年2期)2018-08-27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17期)2017-06-06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年2期)2015-07-31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29期)2015-03-01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2期)2014-03-01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5期)2014-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