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松华 近年来,上海市医药学校和上海医药职工大学两校整合教育资源,重构生物医药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学校-企业-生物园区”一体化的专业实训基地,开展社会培训服务等人才培养举措,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生物医药作为上海“集中精锐力量、加快发展突破”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产业体系健全发达,创新要素集聚,研发能力全国领先,已初步形成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2022年10月24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上海计划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人才是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预测,未来几年内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对化学药品、医疗器械领域人才需求量较大,预计会超过10 万人。从生物医药企业紧缺岗位数量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序列(54.4%)和研发序列(27.1%)。有调查研究显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素质人才和高技术知识集聚,中端、基层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都表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上海市医药学校创建于1979年,坐落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上海市唯一培养生物医药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上海医药职工大学始建于1939年,后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为为医药卫生事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公办成人高等专科学校。两校同隶属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医药”)。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2017年开始,两校整合教育资源,重构生物医药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学校-企业-生物园区”一体化的专业实训基地,开展社会培训服务等人才培养举措,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为适应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针对生物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落后、课程设置和内容与产业创新发展脱节等问题,上海市医药学校面向上海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开展了广泛的专业调研活动,先后走访了上海医药、药明康德、君实生物、迈威生物等30 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了解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情况,明确产业创新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精确定位了生物制药工艺、制药技术应用等生物医药类七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重点培养能胜任细胞培养、微生物发酵、生物药物纯化分离、药物制剂、药品检验、药品流通、医药设备维修、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等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上海市医药学校与上述提到的多家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了生物医药类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表,并以职业岗位能力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按照知识与技能分类,将教学项目转化为专业课程,系统重构了生物医药类七大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将生物医药的新技术、新标准、新理念融入新的课程体系中,有效地解决了岗位能力需求与课程内容相脱节的问题。 充分依托产业,充分依靠企业,上海市医药学校先后与上海医药中央研究院等合作开设校企合作班,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及产教融合的性质,上海市医药学校各专业均构建了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生物制药工艺专业构建了“全程仿真式”人才培养模式,药品食品检验专业构建了“岗位体验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药专业构建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以生物制药工艺专业的“全程仿真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见图1),此模式的核心是产教融合,形式特征是全程仿真,更加强调学习与岗位工作相结合。上海市医药学校按照与企业同标准、同设备、同工艺的要求,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了课程与工作岗位全面对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上海市医药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方法,不断强化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分别在细胞培养、分析检测、分离纯化等岗位实训,真实参与“种子复苏-成品检测”的生物药品研发全过程,切实体会生物制药生产工艺原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法规要求、生物制药生产过程的各个操作步骤要求,以及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项目教学方法实现了工作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对接,师生互动,学做一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 图1 “全程仿真式”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图2 上海医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抗体药物张江实训平台 技术技能型人才既要具有良好的生物医药基础知识,又要具有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这就对专业实训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上海医药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医药学校先后在企业和生物园区建设了实训基地,有效地保障了专业实训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需要。 上海市医药学校于2006年建设了上海市职业教育生物技术开放实训中心,于2008年建设了上海市职业教育药物检测开放实训中心,两大实训中心共添置5 000 余万元仪器设备,有力地保障了学校各专业的实训教学需要。 为提升学校专业实训教学的技术能级,构建“学校-企业-生物园区”一体化实训基地,2015年1月,上海市医药学校、上海医药和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方合作在张江药谷共建了上海医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抗体药物张江实训平台(见图2)。该实训平台在仪器设备与主流企业保持一致的同时,实训环境达到了GMP标准要求,工位数达到150 个,有效地保证了学校专业实训教学和企业员工培训考核需要。 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医药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上海市医药学校与上海医药职工大学正在积极推进生物医药类新型高职建设。新型高职将聚焦高端生物制品、创新化学药及高端制剂、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智慧健康养老等产业领域,大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医药上海市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医疗装备(2022年20期)2022-11-11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临床检验杂志(2022年8期)2022-10-19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医疗装备(2022年8期)2022-05-16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中小学校长(2021年7期)2021-08-21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上海市房地产学校学生导报·初中版(2020年1期)2020-05-03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车迷(2017年12期)2018-01-18传统医药类非遗遵义(2017年24期)2017-12-22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制冷技术(2016年6期)2016-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