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省、市、区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要求,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的通知》、《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18〕X号)、《XX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艾滋病防治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X办函〔2018〕X号)、《XX市XX区艾滋病防治重点任务推进方案(2019-2021年)》(X防艾委发〔2019〕X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部门联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为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最大程度减少疾病的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具体目标 1.育龄妇女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达90%。 2.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99%以上。 3.未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的感染育龄妇女每季度孕情检测覆盖率达100%。 4.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100%,孕期检测率达90%以上,孕早期检测率80%以上。 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100%,孕早期用药率达90%以上。 6.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100%,满6月龄儿童早期诊断率达95%以上,满18月龄儿童艾滋病抗体检测率达95%以上。 7.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6月龄人工喂养率达95%以上。 8.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达90%以上,规范治疗率达80%以上。 9.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达90%以上。 10.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达99%以上。 11.全街道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3%以下。 12.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至15/10万以下。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宣传工作 1.加强对大众人群宣传,要加强媒体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正面宣传报道工作,各媒体要普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政策和知识,提高全人群知晓率。街道党群办要统筹协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做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教育。相关部门要将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防治政策及知识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职工教育内容,100%的新任科级及以上干部接受培训。(责任单位:街道党群办、街道总工会) 2.加强对外来务工、劳务输出人员、农村留守育龄妇女的宣传教育,将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纳入外来务工、劳务输出人员就业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并利用工会、协会开展宣传教育。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纳入就业培训内容,在建筑工地人力资源市场长期设置宣传栏,摆放宣传材料、张贴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宣传画,播放宣传视频。(责任单位:街道社区服务办、街道公园城市建设办、街道妇联、街道团委) 3.加强公共场所的宣传。在外来人口聚集社区、交通要道、建筑工地、车站、宾馆等重点区域及公共交通等重点部位,以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张贴宣传画,摆放宣传资料,播放预防艾滋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广播、视频或电子字幕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宣传。(责任单位:街道社区服务办、街道公园城市建设办、卫生执法中队) 4.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宣传。贯彻落实XX市青少年学生预防艾滋病行动计划 ,所有大中专院校、中学(初、高中)在开展防艾专题教育基础上,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纳入新任校长和健康教育老师、心理老师或校医等人员培训内容。(责任单位:街道民生办) 5.要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教育融入全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督导各社区建立由党员干部、网格员、村医、社工和志愿者组成的宣传队伍,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全覆盖城镇小区和农村家庭。(责任单位:街道社治办、各社区) (二)强化孕情早发现机制。孕情的“第一时间发现”是带动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早发现、早干预、随访到位”措施,作为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的核心关键。 1.街道切实落实主体责任,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建立社区干部、社区网格员等结合本职工作履行孕情发现责任的机制。动员育龄妇女及孕产妇主动接受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服务; (二)强化队伍建设。太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专(兼)职人员; (三)加强信息管理。加强预防母婴传播信息管理,不断规范信息报送、审核、分析和质控等工作,强化信息安全与保密管理。建立预防母婴传播、传染病信息报告、育龄妇女台账等系统间数据比对和共享机制,做好区域间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个案信息对接。 四、考核与评估 进一步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工作机制,将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工作纳入对部门、社区、医疗机构的目标绩效管理考核,结合工作实际,制订落实措施清单和任务台账,定期通报,压实工作责任,对履职不到位、未完成目标任务、工作不力的部门、社区、机构进行严肃追究和问责。街道民生办要加强目标运行管理,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对全街道各部门、社区、医疗机构每年进行考核评估。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