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划分
分类:一站到底
时间:2018-09-28
本文已影响
人
第三课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资源和环境形势;理解坚持两项基本国策一百年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内容和重大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各种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现阶段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技能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办小报,办展览,实地参观调查等活动,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客观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冷静分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通过本课学习及活动课教学,加强学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拼搏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学生为祖国,为家乡做奉献的崇高情感。 教学方法: 1、 主与次的关系——要主次分明 2、 事与理的关系——要用事实来验证理论 3、 虚与实的关系——要避虚就实,虚实结合 4、 新与旧的关系——要更新观念 教学时数:8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个有利于。 教学难点:理解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出发。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状况是怎样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这些都是本课要学习的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就会使我们清醒认识到: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二、新课教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板书) 【指导阅读】P58第一、二段 1、提问:为什么我国必须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由于旧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起点很低、基础太差,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很大进步。现在我国是否摆脱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指导学生阅读】P59第二段。 提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怎样?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板书) 答: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提问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那么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指导阅读】P59第三段。 活动:忆一忆、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回答 提问: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提问: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可归纳出一个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在阶级社会,阶级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提问:在阶级社会,阶级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其主要矛盾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板书) 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探 究:社会主义是不是阶级社会? 学生讨论、教师点明 1、社会主义不是阶级社会 (1)看是否存在阶级对立 (2)阶级矛盾是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P59-61页内容 提问:我国的基本国情同学们已知道,那最基本国情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 最基本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板书) 提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提出其依据是什么?内容怎样? 学生回答: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 (依据)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板书) 提问: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因为立足于基本国情,面对我国的主要矛盾,国家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新的社会制度最终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也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代替资本主义,就在于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活动〗理解课本P60事例,江泽民同志的名言。 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那么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面对所有未遇到的问题,都要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它的成败? 三个是否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板书) 三、课后学习指导。 (一) 巩固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A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社会 B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正处在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之间的矛盾 简答题: 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在初级阶段? (二) 小结:略。 (三) 作业布置: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四)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国的人口问题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国情,掌握人口特点,理解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人口特点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学习指导。 (一)旧知识的复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怎样?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其主要矛盾是什么?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4、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二)预习。 1、 我国人口的特点怎样? 2、 严峻的人口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3、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二、课内学习指导。 (一)严峻的人口形势。 (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P61“事例”归纳出我国人口一般特点、基本特点和最基本的特点。 学生看书、讨论、归纳 我国人口的特点: (板书) 人口基数大(最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 一般特点 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 活动与探究1:了解当地的人口情况 师:从我国人口的特点同学们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因此,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我国人口的形势的相当严峻的,这个严峻的形势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P62页第四段至P63页第三段。 提问: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板书) 回答:(1)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活动与探究2:调查当地人民受教育情况并说说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板书)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对着严峻的人口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 指导学生阅读P63至64页内容。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板书) (1) 制定依据: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2)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 要求: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小孩 活动与探究3、向当地镇府了解本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 三、课后学习指导。 1、新知识结构: 人口基数大(最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 人口一般特点 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 严峻的人口形势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影响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依据、目的、要求) 2、巩固练习: 单项选择题 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是( ) A提高人口素质 B实行计划生育 C提倡晚婚晚育 D控制农村人口增长 人口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除了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 B农村人口多 C人口分布不均 D人口素质偏低 不定项选择题: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表现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的是( ) A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B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C人口的分布不平衡,农村人口多 D人口素质偏低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 A为了人类延续 B控制人口数量 C改善人民生活 D提高人口质量 3、小结。 4、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我国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我国面临的严峻资源、环境形势?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指导。 (一)复习。 1、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怎样? 2、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二)预习。 1、 我国资源现状怎样? 2、 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里? 3、 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4、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怎样?我们应如何应对? 二、课内学习指导。 (一)“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 指导学生阅读P65页第二、三段。 提问:刚才同学们,已阅读完了两段材料,有没有同学能把我国的资源现状归纳出来呢? 我国的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P66页第一段。 〖思考〗:为什么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学生回答。“资源大国”:总量大,种类多;“资源小国”: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从我国的资源现状的学习,我们可看出我国面临哪些严峻的资源形势? “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加之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形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不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这将使我国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活动与探究1: (1)说说你的家乡有那些重要资源? (2)这些资源主要有那些用途? (3)当地有没有学浪费和不合得用资源的现象?如果有你认为应采取那些措施解决? (二)严峻的环境形势。 (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P66页第二至四段。 提问:从刚才事例的阅读我们可看出,我国面临哪些严峻的环境问题? (板书) 归纳: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体污染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等。 提出问题:造成我国环境问题如此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生阅 [1] [2] [3]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
|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划分相关文章
- 高中政治难还是历史难_第八课,身边的诱惑,——,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 宝安第一课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复习指导
- 屏幕保护图片_屏幕保护
- 二年级下册数学考试题_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教学设计
- 人教版直线和线段课堂实录_《我爱我的家》课堂实录──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册
- 【不玩火防触电】后防玩火
- 勇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事例
- 立志建设家乡|战国立志传能生几个
- [思品教案-爱惜自己的名誉] 三年级思品下册教案
- 取人之长补什么之短 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教案
- [高中英语《FIRST,AID》网络教学设计及点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模板
- [高一英语第三单元] 高中英语必修一课本
- 教学设计方案 Lesson,100,教学设计方案
- 九年级英语第十六单元_九年级英语第四单元单词
- [On,the,farm]work at the farm
- [《unit,29,Shopping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 CanIhelpyou?_Unit,5,Can,I,help,you?-Lesson,27
- hisname_Unit,3,Whats,his,name?第二课时
- Myclassroom [Unit1,My,classroom,第二课时]
- Welcome,back,to,school,第六课时 gobacktoschool中文
- unit unit1-----unit4
- 【what,do,you,want?,i,want,....】 whatdoyouwant怎么读
- [应用题,——,初中数学第六册教案]初中数学应用题
-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与性质ppt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ppt
- 二次根式第二课时教案 [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第二课时)]
-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什么_平行四边形的特征(2)
- 有理数的乘方计算题100 有理数的乘方
- 第一册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 正数和负数|正数和负数教学视频